2023年暑期,學校各單位、部門全面落實暑期工作部署會要求,以只爭朝夕的拼勁和爭創一流的干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高質高效推動各項重點工作。
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各學院、部門抓管理、提質量、強內涵、促發展,穩步推進“雙一流”建設,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高質量落實學科專業建設各項具體任務,推動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抓牢學科建設龍頭 夯實內涵發展基礎
推動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申報工作。組織校內申報工作推進會,推動能源動力、機械兩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申報工作,凝練學科特色優勢、加緊補齊短板不足、提高學科建設成效,推動申報順利開展。
推動學位授權點周期性合格評估工作。組織召開學位授權點周期性合格評估工作匯報暨校內預評估工作部署會,參評學院匯報準備情況,會議對下一步材料的收集、整理、撰寫、填報等工作要求及進度安排進行重點部署。
有效推進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學校組織4個省一流學科認真梳理2023年上半年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完成數據填報工作。
積極謀劃交叉學科建設工作。組織召開交叉學科申報論證會,研討自主設置“國際工程與服務語言學”交叉學科建設方案。目前論證方案已初步形成,后續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申報工作順利進行,有關材料已上報國家人社部。
緊盯目標實效 深化專業建設
推進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學校進一步優化專業組織模式,開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按照新專業申報流程,開展新專業論證、評審和推薦工作,不斷推動專業內涵建設高質量發展。
探索“智能+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開展校級虛擬教研室評選,并擇優推薦申報省級虛擬教研室,確定12個虛擬教研室為校級虛擬教研室進行培育,推薦2個教研室參評省級示范性虛擬教研室,3個教研室參評省級虛擬教研室試點。
持續開展實踐平臺建設。對接產業需求,與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洽談簽訂實習實踐協議,聯合企業共同構建動力驅動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完成首屆基礎強化班組建準備工作。經過學校研討論證,確定強化班培養定位,制定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完成教師聘任工作。
持續開展專業認證工作。組織申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5個學院開展專業自評、自評報告撰寫、支撐材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同步做好跨學院教學資料采集協調,高質量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
緊抓課程建設 構建更高水平課堂
聚焦教學內涵建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構建更高水平的課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推進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啟動第三批國家級一流課程推薦項目遴選和培育工作,以線上會議方式集中3天時間對5類國家一流課程建設進行了4次培訓,解讀一流課程建設要求和評審標準,分享課程設計和申報思路,遴選確定培育課程25門。
推進課程建設國際化。積極推動優質課程走向海外,在原有4門慕課出海的基礎上,《神經網絡與學習算法》《微積分》2門課程成功入選2023秋季印尼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全國僅34門課程入選)。同時,積極參與慕課西行,獲得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頒發的“東西部融合式教學首批試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