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沈陽工業大學特聘教授簽約儀式在校部427會議室舉行。副校長閻明印,人力資源管理處處長李鋒,理學院黨委書記、藍金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梁吉艷,特聘教授王愛杰出席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藍金環保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崔麗、凝聚態物理教研室主任姜偉及理學院化學與環境學科部分師生。簽約儀式由梁吉艷主持。
簽約儀式上,閻明印代表學校向王愛杰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發展狀況。隨后與王愛杰簽訂協議并頒發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藍金研究院名譽院長聘書。閻明印表示,王愛杰受聘于沈陽工業大學,成為沈陽工業大學特聘教授,將進一步推進環境學科發展,希望王愛杰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和指導年輕教師凝練發展方向,不斷促進環境學科與專業的發展。學校將創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條件,確保受聘教授能夠安心工作。
王愛杰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自己很榮幸來到沈陽工業大學,并表示現階段發展環境學科恰逢其時,在以后的工作中會與工大師生一道明確發展方向,共同發展環境學科。
聘任簽約儀式開始之前,王愛杰在藍金研究院210會議室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厭氧水解酸化主導的廢水增效處理技術及思考》的學術報告。
特聘教授簡介:
王愛杰,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際水協會(IWA)會士。高濃度廢水處理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環境微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水協會(IWA)厭氧專家委員會主席,國際水協會(IWA)廢水資源化專家委員會成員,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兼職教授。擔任BMC Microbiology和《環境工程》副主編,Environment Science: 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環境科學學報》、《環境化學》編委。長期從事水污染控制生物技術研究,發展了微生物過程優化調控理論,提出了典型毒害性污染物定向生物轉化原理與方法,形成了系列核心工藝技術,實現了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