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我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7月31日至8月9日,學校組織開展了為期10天的“俄羅斯南聯邦大學暑期來華夏令營”活動。在俄羅斯南聯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葉卡捷琳娜教授帶領下,18名師生代表蒞臨我校研學交流,開展了一場富有成效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學術研討活動。


校黨委書記賈玉明親切會見了遠道來訪的俄羅斯師生代表。他代表學校對俄羅斯師生表示熱烈歡迎,詳細回顧了我校與俄羅斯多所高校建立的深厚合作關系,深情講述了與俄羅斯友好人士的真摯情誼。希望通過此次夏令營,師生們能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感知到中國發展的巨大活力,在互動中增進了解、建立深厚友誼。賈玉明最后鼓勵營員們要積極探索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將在中國的所學所感帶回俄羅斯,為促進中俄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本次夏令營以“感知遼寧·共探未來”為主題,精心設計了科技文化體驗,歷史文化講座,社會實踐考察三大模塊,讓每一位參加夏令營的師生在活動中感知中國、讀懂中國、友愛中國。


在學校工程實訓中心,師生們參觀了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數字化柔性制造平臺、數字化制造基地的數控裝備等,直觀了解中國智能車技術平臺的科技硬實力,學習伺服電機制造全過程,對中國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水平表達了由衷的贊譽。在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的VR實驗室,營員們通過VR技術親手操作太空微重力火焰實驗觀察球形火焰的獨特燃燒,在洛希極限動態演示中感受宇宙的浩渺與神奇,親身體驗長征火箭高精度發射模擬全流程以及三級火箭的分離過程。

文化體驗是夏令營的核心亮點。俄羅斯師生們體驗了書法臨摹、故宮脊獸制作、中藥香囊制作、藥膳制作等中華傳統文化,在一筆一劃、一揉一捏、一量一搓中感受東方美學魅力。學生們每天打卡“小紅書”,從“流量體驗”轉向“文化理解”,把最真實的中國告訴世界。同時,我校管理學院志愿者們積極與南聯邦大學的學生們溝通交流,教俄羅斯伙伴寫字、解說當代中國、介紹年輕人生活……更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深刻內涵。

為了讓俄羅斯師生更直觀地感受中國的發展脈動,夏令營精心安排了城市文化考察。他們體驗高鐵的中國速度,驚嘆中國科技創新的蓬勃活力;他們漫步于有500年歷史的中街,在青磚黛瓦間觸摸歷史厚重;他們參訪寶馬沈陽鐵西工廠,領略東方魯爾的魅力。這些行走的課堂,讓書本上的中國變得立體而鮮活。

在結營儀式上,俄羅斯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分享此次中國行的感受。他們表示,此次通過親身體驗,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價值,提升了自身對多元文化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目睹了中國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對中國經濟社會展現出的蓬勃生機與活力表達了深深的熱愛和敬意。今后將愿意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使者,積極傳播在中國所學到的知識和文化,讓更多的俄羅斯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共同推動中俄兩國文化的友好交流與互鑒。

活動期間,我校國際合作處、管理學院與俄方葉卡捷琳娜教授等三位專家學者,圍繞兩校碩博聯合培養機制構建、青年人才互訪交流計劃、暑期學校共建方案等重點合作內容,開展了深入細致的交流研討。
本次夏令營是兩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后的首個落地項目,兩校將以此為開端,進一步拓展合作深度與廣度,在師生互派、合作科研、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及開發線上合作課程等領域持續發力,致力于打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示范性平臺,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卓越工程人才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