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工程師獎”首次評選表彰中關于“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部在重慶召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部署要求,8月8日至11日,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沈陽工業大學承辦,37家單位協辦、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的第一屆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會議在沈陽成功舉辦。

大會聚焦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以“工業工程工學新進展: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旨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持續深化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促進行業/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柴天佑,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研究生工作處處長周學軍,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楊帆、趙忠升,遼寧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等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以及來自全國150余所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的5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大會開幕式由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孫秋野主持。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楊帆在致辭中代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向精心承辦本次會議的沈陽工業大學,各協辦高校、學會及期刊的支持致以誠摯的敬意。他表示,此次大會將通過主旨報告、專題報告、案例分享、“百問百答”互動等多種形式,圍繞培養方案重構、課程教材革新、產教融合機制、校企協同育人、評價改革突破等關鍵議題,開展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不僅能為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創新注入澎湃動能,也將為探索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改革、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層次工程人才培養新體系提供鮮活的樣本和可行的路徑。

遼寧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王玉輝在致辭中介紹了遼寧省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他表示,遼寧工業門類齊全、文化底蘊深厚,期待更多優秀的人才走進遼寧、選擇遼寧、扎根遼寧,積極投身全面振興火熱實踐,開創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希望通過本次大會探索出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促進人才培養鏈、技術創新鏈與產業需求鏈深度融合,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筑牢堅實的人才根基。

遼寧省委教育工委專職委員劉大力在致辭中介紹了遼寧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經驗做法。他指出,地方高校作為我省高等教育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要聚力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構建產教融合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工程教育內涵與質量,著力培養兼具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卓越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希望與會專家、代表進一步凝聚共識、銳意改革、大膽探索,在服務國家高水平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攜手共創無愧于時代的教育輝煌。

沈陽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賈玉明在致辭中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與會的領導、專家和教育同仁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現實需要,更是行業和地方院校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沈陽工業大學作為工科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校,與25所高校聯合發起成立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專家組并承辦首屆會議,發布《8·8倡議》,開啟了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他期待各兄弟院校之間能夠共建生態、共搭平臺、共商大計,立足區域、深耕產業、辦出特色,推動校地之間“學科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校企之間“培養端”與“需求端”無縫銜接,將工程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卓越工程師。

柴天佑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報告題目:智能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高翔 浙江工業大學校長
報告題目: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于雷 中國船舶集團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中國艦船研究院副院長、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
報告題目:校企協同、以船筑基、為企興才一構建中央企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

程冬然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黨委干部部)部長(總師級)
報告題目: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實踐與思考

趙玉新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報告題目:產教融合自主培養卓越工程師——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探索與實踐

李英民 重慶大學校長助理、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
報告題目:工程碩博士有組織人才培養的價值邏輯與探索實踐

曹慶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院長、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
報告題目: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北航探索與實踐

肖曦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副秘書長
報告題目: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與培養改革探索

孫秋野 沈陽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報告題目:解構“366→1”育人密碼,厚植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沃土
會議期間,2位院士專家圍繞“工業工程工學新進展”主題作了專題報告,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專家組織、出版機構和相關企業的53位專家作了精彩的報告。報告聚焦服務區域的卓越工程人才培養、面向行業的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類高層次人才思政育人體系研究、AI賦能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成果的評價體系、校企深度融合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研究、卓越工程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等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難點問題。與會專家的精彩報告和真知灼見,使本屆會議成為推動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創新發展的思想交流平臺。


會上,全國26所行業/地方院校共同發布了《8·8倡議》暨行業/地方院校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百問百答”。與會高校就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貢獻出行業/地方院校的智慧和力量達成了共識。同時,圍繞《卓越工程師培養認證標準(征求意見稿)》,大會在全國高校中廣泛征集了當前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中的痛點、難點與核心關切問題500余個,深入剖析后梳理出共性問題116個,并以實踐案例的形式提供了158項可借鑒、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實現了首次對行業/地方院校人才培養問題的系統性梳理,為全國工程教育領域,特別是行業特色院校和地方高校提供了一份系統性的“解題參考”。

此次大會累計收到全國25所高校的45份論文和工程案例,對新時代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路徑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通過深入研討與經驗分享,與會高校進一步明確了工程類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路徑。下一步,各高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創新,為培養更多適應國家戰略需求的工程類高層次人才貢獻力量。
媒體相關報道:
1.新華社客戶端遼寧頻道
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682763?docid=12682763&newstype=1001&d=13500ba&channel=weixin&time=1754815266454
2.光明日報客戶端
鏈接:https://app2.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3c952e31c1c54eafb6165f37b43c28b5
3.人民網
鏈接:http://ln.people.com.cn/n2/2025/0812/c400028-41319745.html
4.中新網
鏈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389801.shtml
5.中國工業新聞網
鏈接:https://wap.cinn.cn/p/427882.html
6.中國教育新聞網
鏈接: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508/t20250811_2111378131_wap.html
7.遼寧衛視
鏈接:https://bdrm.bdy.lnyun.com.cn/NRpaisss/NRfx_pl.html?id=808747108449392180&divcol=202508
8.遼寧日報
鏈接:https://wap.lnrbxmt.com/video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id=474868×tamp=27978863632195443
9.沈陽電視臺
鏈接:https://sjvue.yunshengjing.com/?isApp=0#/YjbDetailCtFx/28659